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各国共同现代化才是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化。
要整治网络水军,首先要从利字入手,彻底斩断网络水军的黑色利益链。从直播间里的假人气,到电商平台上的刷好评,再到点评网站上影视作品未播先评……在需要数据、热度的地方,总有网络水军影影绰绰的暗影。
比如,伪造嫁接,以往的谣言大多是一段文字,现在不仅有文字,还有嫁接或者伪造的图片、视频来佐证,更有胆大者,连警方账号都敢冒充。网上热点不时上演反转剧情,网民关注感情错付,真相大白后只能自嘲一句:下次且得让新闻飞一会儿……这大概是近年来不少人网上冲浪都有过的经历。刹住这种歪风,法律必须亮剑。除监管部门努力外,社会各界也要共同抵制和监督网络水军。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
(新华网记者 马若虎)。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无法无天的江湖,更不是来去自如的造谣场。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注册制改革扣上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拉开了继往开来的大幕。
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现场(2023年4月10日摄) 方喆摄/本刊释放活力 加强监管全面注册制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是更好处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的真招实招,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炒小炒差、追涨杀跌等投机行为显著减少,资金向盈利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集中,显现出优质优价的趋势,长期、理性、价值投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三个统筹包括统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统筹推进基础制度改革、统筹抓好证监会自身建设。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到北京证券交易所试点注册制,再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4年多来,我国资本市场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原则,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本质,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同步加强监管,持续探索一条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智慧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注册制改革之路。
2022年,我国企业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筹资额占全球的50%。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涉及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4600多万存量投资者,改革充分考虑了存量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交易习惯以及对存量上市公司的监管做法,在制度设计上沿用科创板行之有效做法的同时,也针对创业板公司实际作出了差异化制度安排。
全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市场估值体系将继续发生积极变化,科技类公司占比、专业机构交易占比将进一步上升,资本市场优质优价的趋势将更为明确,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生态更加完善。2022年,上交所IPO融资额位列全球第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也将更加市场化,审核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刀刃向内的变革、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有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有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股票发行由早期采用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管理。2019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A股市场退市难的局面被打破,市场参与主体对从严执行退市制度建立了预期。
期间,国有企业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混改,优化产业链布局、更好发展主业,国有资本投资布局更为优化。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审核公开、透明和可预期性,加大开门办审核力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岗、分级把关、集体决策、有效制衡。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比重,由2019年初的15.7%提高至2022年末的19.9%,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降至60%左右。与核准制相比,实行注册制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更重要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念的变化,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部门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判断。
改革后,沪深交易所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相应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监管部门同步完善了监督制衡机制,进一步明确上市委、重组委的工作要求。近年来,为打造廉洁的注册制,证监会和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惩防并举,一手抓重典治乱、清除存量,一手抓源头治理、遏制增量。改进交易制度,优化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入口、出口同步改革,常态化退市机制更加健全,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实行注册制,让市场之手更好作用于资源配置,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优胜劣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功能将得到更好发挥,更多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成长壮大,更多社会资本将积极参与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来。
这项改革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任务艰巨,既是资本市场发行端的改革,更是对市场基础性制度、各参与主体能力水平的集中试炼。灵活、有弹性的股权激励机制,创新的非公开询价转让,贴合市场需求的并购重组、再融资制度,便捷的小额快速再融资审核机制……科创板的每一项制度创新,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不断提高市场化的含金量。
数据显示,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国资委管辖的98家中央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由2018年的14.2%增至2021年的16.1%。10只新股的有效网上申购户数均超过千万户,其网上打新人数、中签率均保持平稳。
改革明确了注册制下公司如何进入资本市场、怎么发行上市的问题,解决了市场化定价的问题,还在法规、监管、市场参与主体关系和市场交易行为等各个方面作出改革,予以配套、协调。扩存量——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这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通过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运行良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制度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创新成效显著,系统性改革向纵深迈进。
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监管转型,把工作重心转向统筹协调、规则制定、监督检查、秩序管理、环境创造,提高监管能力。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8只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于23倍、2只低于23倍,首批公司询价、定价总体符合市场规律和投资者预期。
证监会将完善发行承销制度,约束非理性定价。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交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一批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资本市场生态更趋优化。
一子落,全盘活——4年多来,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注册制改革是涉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全链条联动式改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全面注册制时代,资本市场朝着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体目标加速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透明度的变化,开门搞审核,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问询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公开,监督制衡更加严格,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可以预期,全面注册制将成为推动构建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引擎,有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他说,全面注册制下的资本市场将成为企业价值的试金石,资金将集中流向真正潜力大、愿景好、价值高的企业。◆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加强发行监管与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4年多来,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